挑战西方虚伪:国际刑事法院指控以色列领导人犯有战争罪

国际刑事法院开始追究以色列官员的责任,拉姆齐·巴鲁德揭露了西方司法的双重标准,这标志着朝着国际法平等迈出了重要一步。

即使是最乐观的政治分析家也没有想到,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有合理理由相信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约阿夫·加兰特(……)对(……)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负有刑事责任……”

除了两名以色列人之外,卡里姆·汗还在向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申请逮捕令时提到了三名巴勒斯坦人。这很重要,但我们必须记住,按照西方人的思维,巴勒斯坦人一直是罪魁祸首。

上述说法的证据是,西方长期以来将以色列描绘成一个自卫战争国家。因此,尽管巴勒斯坦人被占领、被剥夺了土地和继承权,但他们却是侵略者。

如果从定义西方与巴勒斯坦以及全球南方国家关系的更大权力范式来看,这种奇怪的逻辑并不奇怪。

例如,自 2002 年国际刑事法院成立以来, 被起诉的54 人中,有 47 人是非洲人。这一事实多年来理所当然地激怒了全球南方各国的政府、民间社会和知识分子。

关于西方的虚伪,马提尼克知识分子、政治家艾梅·塞泽尔 (Aimé Césaire) 写道:“在纳粹主义降临到他们头上之前,他们一直容忍它,他们赦免它,对它视而不见,使它合法化,因为在此之前,纳粹主义只适用于非欧洲人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西方的新思维。国际法院(ICJ)和国际刑事法院等机构是这场可怕的西方战争的直接产物。它们是西方试图保护胜利者建立的新现状的方式。

无论如何,全球南方国家还是加入了进来。非洲统一组织的一名代表于 1998 年在《罗马规约》的诞生地罗马表示:“非洲对建立该法院有着特殊的兴趣,因为几个世纪以来,非洲人民一直是大规模侵犯人权行为的受害者。”

然而,不出所料,国际刑事法院变成了前殖民统治者对非欧洲世界进行审判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正义很难得到伸张。

一如既往,巴勒斯坦一直是国际秩序的试金石。15 年来,巴勒斯坦人一直寻求国际刑事法院的帮助,追究以色列对其军事占领和在巴勒斯坦犯下的各种罪行的责任。

巴勒斯坦人这样做只是因为,任何通过联合国建立切实机制来结束以色列占领的尝试都遭到了美国的残酷否决。

随着以色列的占领变成永久的、种族隔离的触角伸向巴勒斯坦的每一寸土地,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已经成为抵御任何国际社会批评的第一道防线,更不用说旨在遏制以色列的行动了。

尽管美国拒绝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但它仍然对该组织具有重大影响力,无论是通过制裁还是通过其盟友(该法院成员)施加的压力。

因此,国际刑事法院拖延了。原本只需几个月就能做出的决定却花了数年时间才做出。这个旨在迅速伸张正义的机构,却变成了一个官僚主义的法律机构,竭尽全力逃避对巴勒斯坦人的责任。

巴勒斯坦人的坚持和他们从全球南方各国获得的巨大声援最终得到了回报。

2009年,巴勒斯坦首次提出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申请。然而,时任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花了三年多时间才于2012年做出决定,以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法律地位仅为观察员为由拒绝巴勒斯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世界其他国家再次团结起来支持巴勒斯坦,同年晚些时候,联合国大会授予巴勒斯坦“非会员观察员国”地位。

又过了三年,巴勒斯坦才正式加入国际刑事法院。四年后的2019年,时任检察官法图·本苏达表示,巴勒斯坦已经满足了启动调查所需的所谓法定标准。但本苏达并没有展开调查,而是将此事送回预审分庭进行进一步确认。

直到 2021 年 3 月,官方调查才开始,但当年晚些时候卡里姆·汗取代本苏达担任首席检察官后,调查就暂停了。

那么,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5 月 20 日期间发生了什么,让一直不情愿的汗竟然申请了逮捕令?

首先是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的种族屠杀,受害者达数万人。

其次,西方自二战以来统治世界的法律体系的可信度也受到威胁。这也解释了汗在 5 月 20 日的声明中强调的重点:

如果我们不表现出平等适用法律的意愿(……),我们将为法律的崩溃创造条件。”

第三是全球南方的团结,这是巴勒斯坦在国际法律机构中所有努力的支柱。

几十年来,全球冲突一直由一边倒的局面持续着,现在终于开始转变。事实上,当我们说加沙正在改变世界时,我们是认真的。

特色照片 | 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和 Yoav Gallant | MintPress News 插图

拉姆齐·巴鲁德博士是一名记者、作家和《巴勒斯坦纪事报》的编辑。他著有六本书。他与伊兰·帕佩合编的最新著作是《 我们的解放愿景:巴勒斯坦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发声》。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我的父亲是一名自由战士》和《最后的地球》。巴鲁德是伊斯兰和全球事务中心 (CIGA) 的非驻地高级研究员。他的网站是www.ramzybaroud.net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e author’s own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MintPress News editorial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