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施会最新的性侵丑闻并非空穴来风。这并非援助组织首次被指控对其声称要保护的民众实施性侵。如果情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此类指控。此次丑闻始于乐施会驻海地国家主任在2010年海地地震后被曝出性侵。这些指控最终导致英国乐施会被驱逐出海地并被禁止在该国开展活动。路透社报道称,乐施会前海地国家主任罗兰·范·豪沃迈伦(Roland Van Hauwermeiren) 承认在 2011 年辞职前在救援任务期间在其住所嫖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报道称,乐施会发布了一份内部报告,承认在对此事进行内部调查期间,三名工作人员还“对证人进行了人身威胁和恐吓”。《纽约时报》讨论了海地禁止英国乐施会 (Oxfam Great Britain) 在该国开展业务的决定。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名顾问和儿童权利活动家最近承认强奸了一名 16 岁以下儿童,这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慈善工作本质的质疑。任何关于乐施会或纽厄尔不当行为的讨论都必须认识到这些丑闻的历史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虐待行为已经非常普遍, Disobedient Media的William Craddick代表 Laura Silsby 报道了克林顿夫妇的努力。克拉迪克报道了西尔斯比在2010年地震后试图非法贩卖海地儿童的事件,这场地震也导致了乐施会的惨败,以及克林顿夫妇为西尔斯比出面调解的举动。去年4月, 《不服从媒体》(Disobedient Media)也撰文探讨了与联合国相关的历史性虐待行为,指出联合国几十年来一直面临性犯罪指控,范围从战区强奸和虐待妇女和未成年人,到参与人口贩卖、卖淫,甚至涉及联合国高级官员和外国政府成员制作儿童色情制品。此外, 《不服从媒体》还描述了在海地、乍得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发生灾难后出现的儿童和器官贩卖指控。本文作者在报道中质疑道:“……如果这些都被抓获了,那么还有哪些虐待行为我们没有发现?”鉴于最近一系列虐待指控,令人遗憾的答案似乎是“太多了”。乐施会员工是否也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目前仍未有定论。乐施会2011年的报告指出:“最初关于欺诈、裙带关系或使用未成年妓女的指控在调查中均未得到证实,但不能排除其中有任何妓女未成年。” 乐施会共有七名员工因该事件被解雇。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报道称,部分与乐施会员工有关的妓女是未成年人。这并非乐施会成员首次卷入备受关注的性侵丑闻。英国媒体报道,2016年出任乐施会主席的卡罗琳·托马斯曾在英国广播公司(BBC)高管职位上任职,当时吉米·萨维尔性侵丑闻曝光,该丑闻严重损害了BBC的声誉。一些媒体报道暗示,乐施会工作人员的虐待行为比现已公开的2011年报告中官方记录的要严重得多,并特别指出涉案人员的年龄令人担忧。考虑到联合国维和人员及其他人员在海地对儿童实施性虐待的记录已得到充分证实,本案中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虐待未成年人的行为令人不安。
自丑闻曝光以来,乐施会面临数千名个人捐助者甚至公共资金停止资助的困境。美联社报道称:“英国政府……暂停了对乐施会英国分支机构的新资助。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乐施会英国分会从政府获得了3170万英镑(4380万美元)的资助,约占其收入的8%。”
瑞士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者阿米拉·马利克·米勒在乐施会风波之后站出来,与《Hardtalk》讨论了与罗兰·范豪韦迈伦有关的虐待行为。米勒描述了 2004 年在英国慈善机构 Merlin 工作时目睹的利比里亚虐待行为,罗兰·范豪韦迈伦当时是该机构的国家主任。尽管米勒已经向该慈善机构提出正式投诉,但范豪韦迈伦还是在其他援助组织找到了工作,直到最终因在乐施会工作期间在海地的虐待行为而被曝光。在米勒 2004 年投诉之后,罗兰·范豪韦迈伦能够轻松地在各个援助组织找到工作,这表明对援助工作中性虐待的宽容程度令人不安。虽然当前的愤怒和资金削减可能会导致乐施会承担更多责任,但这无助于解决由无组织的援助组织行业所带来的更大问题。如果纳税人资金继续大量涌入,而缺乏任何严格的透明度或问责措施,同样的侵权行为将不可避免地无限期地持续下去。问题的核心在于,非政府组织本质上对资助它们的公众不负责任,对其“服务”的对象也漠不关心,而人道主义组织却几乎不受惩罚地在饱受摧残的民众中开展行动。对于维和人员和联合国附属机构而言,外交豁免权使其无法承担哪怕一丝一毫的责任,即使是在最令人发指的性犯罪案件中也是如此。乐施会和类似组织获得大量政府资助,却对公众不负责任,这对所有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和“人道主义”工作来说都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完全缺乏透明度为最恶劣的侵权行为提供了温床。乐施会并非最近几周唯一一家涉案的人道主义组织。 《卫报》写道,国际慈善组织 (Mercy Corp) 和其他慈善机构也与海地案件有关,并写道国际慈善组织的一位发言人已证实,一名曾在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11 月期间为国际慈善组织工作的个人与此有关。’欧洲媒体报道指出,这并非国际慈善组织第一次卷入性侵指控,并写道:“去年,另一家欧盟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国际慈善组织公开宣布正在调查其在希腊莱斯博斯岛的两名工作人员的性行为不当指控,之后也出现了类似但独立的事件。” Disobedient Media此前曾报道过国际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在海地的参与,文章中涉及与特殊利益相关的小额信贷和再保险集团,这些集团利用联合国维和部队造成的毁灭性霍乱疫情牟利。文章指出,那些表面上以“援助”海地民众为目标的团体,在基本卫生设施尚未建设完成之前,就通过“小额贷款”和“再保险计划”牟取了巨额利润。本文作者此前报告指出,在2010年海地地震和霍乱疫情爆发后,参与其中的小额融资机构和再保险公司包括瑞士再保险公司、Fonkoze保险公司和Mercy Corp保险公司,它们都与克林顿全球倡议合作,成立了小额保险巨灾风险组织( MiCRO )。 Mercy Corp 的董事长是Linda A. Mason ,她还是Bright Horizons 的联合创始人,这是一家大型儿童保育组织,曾与 Mercy Corp 一起在海地运营。尽管Mercy Corp自称是免税的 501(c) 慈善机构,但它经营着一个小额信贷组合,包括 1,351,511 笔已发放贷款,价值超过 14 亿美元,总资产价值为 4.353 亿美元。一个免税慈善机构竟然也能创办多家银行,包括安达拉银行、亚洲信贷基金、科索沃金融机构、IMON International、Kompanion Financial Group LLC、Partner Microcredit Organization、XacBank 和Mercy Corp Northwest ,这似乎很了不起。Mercy Corp 在银行机构中的创始角色和在小额信贷领域的参与似乎与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无关。然而,该慈善机构参与营利性小额信贷业务,并以501(c)慈善机构的形式成立多家银行,这引发了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可能对最弱势群体进行金融掠夺的严重质疑。小额信贷与印度数十名农民的自杀有关,当地媒体报道称,小额信贷“和那些打着消除贫困的幌子行事的放债人没什么两样”。这一指控似乎得到了证实,这些小额贷款的利率往往远高于宣传的10%的固定利率,最高可达40%。印度媒体报道称,其后果是:“最终利率(隐藏的)高达24-30%,对于那些连一天吃得饱饱的穷人来说,甚至更高。”打着援助的幌子,寄生虫般的“援助”团体正在将深陷困境的民众变成一个新的债务奴隶市场,并从中赚取巨额免税利润。这种新型吸血鬼甚至被贴上了一个让人感觉良好的标签:“金融普惠”。一些媒体报道显示,一些贫困农民甚至不惜出售器官来偿还不断增加的债务。 《商业内幕》描述了这一现象:
在信贷员为收取每月分期付款而采取的高压手段日益受到批评之际,有关绝望的借款人被收取高额利息的报道被曝光。世界各地都报道过整村集体违约的事件。最令人不安的是,在小额信贷的温床印度安得拉邦,数十名借款人在大型小额贷款机构的压力下自杀,迫使该邦政府降低过高的利率。最近的研究发现,小额信贷对扶贫毫无作用。
其他新闻报道甚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额信贷是否会让世界上最贫困的人群更加贫困?”换句话说,就像被揭露的海地乐施会工作人员性侵案一样,“慈善”组织也在利用弱势群体获取经济利益。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揭开了人道主义工作那张微笑的外衣,暴露出它其实是极其恶劣的机会主义。人们甚至可以观察到,现代援助工作往往是殖民精神的翻版,这种精神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血腥屠杀中,一边纵容着殖民者的入侵,一边摧毁着整个社区,掠夺着无数的土著文化。此外, Disobedient Media此前还报道了法国前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担任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UNMIK)团长以及慈善机构“无国界医生”的创始人。库什内尔身兼联合国和慈善机构的双重角色,这使他尤为重要,特别是考虑到他为恋童癖者迈克尔·苏纳莱特 (Michael Sounalet) 提供热情辩护。苏纳莱特因武装抢劫被判长期监禁,服刑期满后曾在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参与卢旺达等地的“人道主义工作”,在那里他“寻找 200 名孤儿家庭的幸存者”。苏纳莱特安排了这些孩子的安置并为他们拍照。在《法国新闻社》上,苏纳莱特似乎描述了他对他拍摄的孩子的“迷恋”。值得注意的是,在苏纳莱特被指控性侵儿童后,库什内尔非但没有谴责这名救援工作者,反而在法庭上坚定地为被告辩护。库什内尔此前甚至称苏纳莱特的工作是“国际机构的典范”。一位在联合国、法国政界和慈善事业中如此杰出的人物,竟然称赞一名恋童癖者和被定罪的武装抢劫犯是人道主义工作的“典范”,这说明“援助”组织中普遍存在虐待文化。
这并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次涉嫌儿童性侵。Disobedient Media此前曾报道过一起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臭名昭著的丑闻。当时,比利时布鲁塞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楼地下室被发现存在儿童色情和贩卖儿童的犯罪活动。该机构成员因涉嫌虐待儿童而被起诉,其中包括一名据称与情报部门有联系的匿名人士。 《卫报》 1987年的一篇报道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委员会主任被控“涉及警方怀疑的国际儿童卖淫团伙”。 《卫报》评论道:
比利时当局暗示,布鲁塞尔的行动与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类似组织存在联系,这些组织涉及4至12岁的儿童。前司法部官员菲利普·卡彭蒂耶(Philippe Carpentier)及其亲信——一位参与制定高度敏感的反恐立法的政府高级官员——被逮捕的消息令政府深感尴尬。
最终,十三人因涉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丑闻被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团伙与前述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后者据称致力于“高度敏感的反恐立法”。《格拉斯哥先驱报》对同一网络的描述如下:“一位卷入全球儿童色情丑闻的比利时教授在狱中上吊自杀……穆拉丁教授与欧洲、美国、日本和非洲的一个庞大的恋童癖团伙有联系。布鲁塞尔向他们提供了儿童与成人发生性行为的照片。其中一些照片是在布鲁塞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使用的一栋大楼的地下室拍摄的。警方逮捕了大楼管理员米歇尔·费卢(45岁)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比利时分部主任约瑟夫·维尔贝克(63岁)。” 《纽约时报》也报道了 1987 年布鲁塞尔的暴行,发表了一篇题为“儿童性丑闻扰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部门”的文章。该媒体写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表示,正在调查比利时委员会与一个制作儿童色情照片并在欧洲各地传播的组织有关联的指控。”此前报道过的格雷格·布切罗尼向《不服从媒体》提供的证词,进一步加剧了非政府组织的丑陋形象。格雷格详细描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费城慈善组织所扮演的有害角色。他讲述了人脉广泛的恋童癖者如何利用多个组织以帮助弱势青少年为幌子接触他们。这些组织非但没有为问题青少年提供避风港,反而为色狼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让他们可以虐待儿童而不受惩罚。看似体面的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对儿童和成年人进行性虐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普遍缺乏监督的部分原因在于失忆的媒体未能将接连发生的丑闻与援助团体、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对虐待行为的恶意容忍联系起来。
乐施会和纽厄尔最近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滥用职权行为代表了几十年来的一个趋势,除非采取实质性行动确保这些组织对公众负责,否则这种趋势似乎注定会重演。援助组织不再被视为普遍有益的组织,必须像对待任何干涉主权国家人民事务的组织一样,对其持怀疑态度。在援助的旗号下,最恶劣的后现代殖民主义、虐待儿童甚至人口贩卖等行为很容易被忽视或得到宽恕。
如果不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极度缺乏透明度,再加上援助工作中巨大的权力失衡,将导致慈善机构成员在混乱的掩护下,利用最弱势群体进行无休止的经济和性虐待。热门照片 | 海地的一块标志牌上,一名联合国维和人员被描绘成一个怪物。拉蒙·埃斯皮诺萨 | 美联社伊丽莎白·沃斯是Disobedient Media的联合创始人兼主编。